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英文首个字母缩写。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 QDII是一项投资制度,设立该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以创造更多外汇需求,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平衡、更加市场化,并鼓励国内更多企业走出国门,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盈余”,直接表现为让国内投资者直接参与国外的市场,并获取全球市场收益。 QDII制度由香港政府部门最早提出,与CDR(预托证券)、QFII一样,将是在外汇管制下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权宜之计,以容许在资本账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QDII背景简介 · QDII(即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认可本地机构投资者机制),是允许在资本帐项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内地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 QDII意味着将允许内地居民外汇投资境外资本市场,QDII将通过中国政府认可的机构来实施。有关专家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内地居民将所持外币通过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港股。 ·QDII由香港特区政府部门最早提出,与CDR(预托证券)、QFII(外国机构投资者机制)一样,将是在外汇管制下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权宜之计。而且由于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CDR、QFII在技术上有着相当难度,相比而言,QDII的制度障碍则要小很多。 QDII意味着将允许内地居民外汇投资境外资本市场,即指投资于香港及其他国家资本市场。QDII可以为我国有序开放资本市场积累经验,将为培育内地机构投资者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对香港资本市场,虽然从资金状况看,对市值已近34000亿港元的香港市场而言,可能只是杯水车薪,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允许施行QDII,先期进入香港市场的资金不会超过五十亿美元。 2007年2月9日,中国银行在其网站上贴出公告,称其首款QDII产品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自2007年1月12日起,产品份额数已连续二十个工作日低于2亿,达到了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产品终止条件,管理人宣布终止产品,从2007年2月12日起,不再接受申购申请,同时从2007年2月14日起不再接受赎回申请。没有赎回的投资者,将参与最后的清算。人民币升值加速,导致产品收益率太低,是中银美元增强型现金管理(R)被迫终止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另一款类似基金随时可以申购赎回的QDII产品———招商银行的全球精选货币市场基金,自2006年11月1日投资运作以来,以美元为本金计算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82%。即在截至2月11日的103天时间里,换算成美元后计算收益的话,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大概在1.36%左右,然而期间,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却由7.8785下降为2月11日的7.7575,期间贬值幅度为1.54%,将收益抵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亏损后,投资者实际亏损幅度为0.18%。 人民币随后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了心里底线,屡创新低。按照QDII的相关规定,以人民币投资QDII产品的投资者,其人民币必须兑换成美元来参与。也就是说即使QDII投资者还能享受境外的投资收益,但人民币的升值将把他们推向一个越来越尴尬的境地。由于到期之后,美元的投资本金和收益最终是要结汇**民币的,所以最后获得的实际收益率将是扣除人民币升值的收益。 QDII的特点: 基金公司开展QDII业务,主要是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不同风险层次的产品。与此前银行同类产品主要投资单一市场或结构性产品以及多数实施投资外包不同,基金公司的QDII产品投向更为广泛,把目标锁定全球股票市场,具有专业性强、投资更为积极主动的特点。与第二代银行QDII允许直接投资海外股市的比例达50%相比,基金QDII产品投资比例理论上可达到100%。在投资管理过程中,除了借助境外投资顾问的力量外,国内基金公司组成专门的投资团队参与境外投资的整个过程,享有完全的主动决策权。此外,基金QDII产品的门槛较低,适合更为广泛的投资者参与。大部分银行QDII产品认购门槛为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民币,基金QDII产品起点仅为1000元人民币。 QDII和QFII 另一个与QDII相对应的制度叫QFII。QFII,即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直译为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DII和QFII的最大区别在于投资主体和参与资金的对立。站在中国的立场来说,在中国以外国家发行,并以合法(Qualified)的渠道参与投资中国资本、债券或外汇等市场的资金管理人(Investor)就是QFII,而在中国发行,并以合法(Qualified)的渠道参与投资中国以外的资本、债券或外汇等市场的资金管理人(Investor)就是QDII。 QDII制度由香港政府部门最早提出,与CDR(预托证券)、QFII一样,将是在外汇管制下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权宜之计,以容许在资本账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投资者往海外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QDII的意义 1。QDII是由中国银行率先推行的境外代客理财业务,目前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也已经推行此项业务。 2。获准QDII资格的银行可以收集境内投资者资金,即与客户签订“代客理财业务合同”,由银行代替客户从事境外资金运作,并约定给客户一定收益。 3。对于我国投资者的益处由此可见: 本身我国的境内投资者没有QDII资格,同时因为资本金相对微弱,无法从事境外投资,从而失去了这一部分获利空间,QDII银行政策的推行,弥补了这一缺陷,客户可由此从境外资本市场赚取利润,银行也可以由此增强国际市场的市场竞争力,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此项举措将中国境内资本进一步推向海外,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飞跃。 国内首批获批基金QDII资格的两只基金对比 两只基金QDII产品比较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 华夏全球股票精选 规模: 10亿美金 不详 投资顾问: 梅隆集团 普信集团 托管行: 工商银行(境内) 建设银行(境内) 纽约银行(境外) 摩根大通(境外) 投资范围: 港股,海外市场的交易 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不超过30%) 基金以及主动管理型基金 以及新兴市场等全球市场 投资方式: 股票买卖(港股),投资 股票买卖与债券投资 交易所基金与主动型基金 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获批基金QDII资格,成为首批出海投资管理机构——— 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产品离老百姓越来越近,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上周获批成为首批出海的投资管理机构。 与国内开放式基金一样,QDII产品的起点门槛并不高,只有1000元人民币,交易起来非常方便,不用美元来申购。 南方基金透露,首只QDII产品将定位为全球精选配置基金,这一配置在股票资产的基金产品的发行额度预计在10亿美元左右。 为了保障首份产品的安全性,南方基金将从48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进行筛选,进行资产配置。初始阶段将主要投资于港股、海外市场的交易基金以及主动管理型基金。 其中香港市场直接投资股票,其他海外市场则通过投资基金,以“基金中的基金”运作模式推进。 在具体的申购和赎回等方面,仅仅是时间稍长一点,但可以在券商和银行进行相关操作。 ■两只QDII都投资港股 华夏基金表示,目前已准备了多只QDII产品,其中华夏全球精选基金为股票型,投资于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以及新兴市场等全球市场。 据上证报报道,该基金主要投资于自选股票,少部分投资于海外债券,香港市场的投资比例不会超过30%。 |